經老師在星期五晚上會做甚麼有趣的事? 他們會在亞馬遜的排行榜上查看哪本聖經譯本獨佔鰲頭。

上一次我看時,榜首是新國際版聖經(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NIV)。 NIV一直是這幾十年來美國最暢銷的聖經譯本,但在亞馬遜的排行榜上,它只排名第五,擊敗它的是兩本兒童聖經,一本有聲版聖經,而這聖經類別中的第一名不知怎樣地,竟然被一本受歡迎的靈修導引給佔據了。

在排行榜上,這靈修書籍的好評遠遠超過了各版本的聖經,在18個月內得到了5800筆五星級的評價。 看到它在榜首時,也提醒我們多少基督徒依靠每日靈修作為塑造自己的操練,以及,靈修書籍已經成為了一筆大商機。

但是,這些資源如何塑造我們呢? 靈修書籍真的可以塑造合乎聖經的敬虔嗎?

我再次瀏覽了亞馬遜上其他受人歡迎的靈修書籍的描述。 在10本最暢銷的書中,有一本提供了365天的“感動人心、出人意料又謙卑有關恩典與愛的教導,讓你為新的一天作好準備”。 另一本則提供“一節感動人心的聖經經文,讓你在一星期內反思和默想”。 還有另外一本保證讀者們將會“受到鼓舞而啟動活出你滿有使命的生命”。 這信息是很明確:每天的靈修包括被感動。

另一個決定性的因素也經常出現在靈修書的描述中。 有一本書“旨在幫助你減輕你的憂慮,當你學到如何活在全能上帝的平安中。” 其他的則承諾“上帝無窮盡的愛會帶來鼓勵、安慰和確據”,“用聖經的智慧和安慰”讓我們有能力來面對每天的生活。 另一個信息是:每天的靈修包括被安慰。

根據這個暢銷書的排行榜,敬虔的操練就是要被感動和受到安慰。 但根據聖經的教導,卻是比這涵括得更廣。

聖經的“敬虔”一詞有奉獻的意義,或為了特定的服事而分別出來。 正如一所博物館會用一個展覽區來展示某一種藝術形式,上帝也用我們來彰顯祂的形象。 然而,我們有時會錯誤地以為情感等於靈修。 靈修不僅僅是感覺而已,還需要有行動:要服事,也要順從。 耶穌用這段經文來闡明這關聯:“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 就是重這個輕那個。”(太6:24)。

將那些亞馬遜暢銷書的描述和保羅的話作比較:“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提後 3:16-17)。

雖然最暢銷的靈修書籍裡鼓勵人的安慰話可以塑造人,但基督徒真正的靈修——負有服事使命的塑造性操練——是根基在能使人歸正神的默示上。

靈修書籍的話語有益處嗎? 有些有,但不是全部。 情感當然是敬虔的表達,但卻不是它的全部。 聖經中安慰人的話是有益的,導正人的話也是有益的。 兩者都是生命之道。 如果把閱讀靈修書籍當作塑造我們靈命的主要工具,我們便會冒發展不健全的危險,更糟糕的是,我們會將神自己塑造成一個偶像,一個只會安慰,不會糾正;只尋求關係,不求悔改;溺愛而沒有教導;以及僅是我們的同伴,而不是我們的首領。

亞馬遜把靈修書籍和聖經混為一談是一回事。 但是,不要讓人說我們基督徒也做同樣的事。

人的勵志話無法跟神的啓示相提並論。 寫得好的靈修文章可以當作我們閲讀聖經的輔助材料,但它絕不能超越或取代聖經。

彼得在向耶穌懇切的提問中刻畫了神話語的可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 我們還歸從誰呢?”(約6:68)。

基督徒,你會從誰領受永生之道? 為那些可塑造你的話語,每天的應用,將你自己獻身給神聖的服事和順從嗎? 亞馬遜很樂意為您提供不同的作者。 但千萬不要忘記宇宙萬物的創造主。 就像靈修書籍封面上的那些花朶一樣,人的話語會漸漸褪色。 但主的話語——那既能帶來安慰又使人歸正的——是永遠長存的。

翻譯:江山

責任編輯:吳京寧

[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in English Français, and 简体中文. See all of our Chinese (Traditional) (繁體中文) coverage. ]

免費時事通訊

更多時事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