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说耶稣在33岁的时候就死了。

常见的断言似乎是合理的,如果“耶稣开头传道,年纪约有三十岁”(路3:23),并从事三年的传道事工(约翰提到了三个逾越节,可能还有第四个),那么他死时已经33岁了。 然而,几乎没有学者认为耶稣死的时候实际上是33岁。 耶稣的出生时间是在大希律王下令处决“伯利恒城里并四境所有的男孩。”(太2:16)和希律王在公元前4年春天去世之前。 如果耶稣出生在公元前5或6年的秋天,并且我们记得我们在公元前和公元后之间是没有那个 “0″年的,那么耶稣在公元33年的春天去世时 (我们认为这是最有可能的)应该是37或38岁了。 即使耶稣死于公元30年(唯一有可能的替代日期),他应该是34或35岁,而不是33岁。 没有任何主要教义会受到这种常见误解的影响。 但不要在讲台上自信地宣称不真实的“事实”,从而损害你的信誉。

2.在解释最后的晚餐上为什么明显没有羔羊时,不要只说耶稣是最终的逾越节羔羊。

虽然耶稣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1:29),这是光荣的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主的晚餐上没有实体的逾越节羊羔。 事实上,几乎可以肯定是有的:“除酵节,须宰逾越羊羔的那一天到了。 耶稣打发彼得、约翰,说:‘你们去为我们预备逾越节的筵席,好叫我们吃。’”(路22:7-8;参可14:12)。 即使福音书中没有特别提到,吃逾越节羊肉也是每个犹太逾越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出12:3)。 这就是为什么门徒们要在晚上在城门之内集体吃这顿饭,在那里应该是就着红葡萄酒吃,在掰饼和唱赞美诗之前吃完。 虽然对最后的晚餐的性质存在分歧,但我们认为很清楚的是,在受难的前一天晚上耶稣与十二个人一起庆祝逾越节,而耶稣也明确表示,对于纪念神通过牺牲羔羊的血将他的子民以色列从埃及的奴役中拯救出来的这一传统,他是遵守的。

3.不要说在棕榈主日敬拜耶稣的和受难日上喊着把他钉死的是同一群人。

这种说法通常是被作为一个有力的讲道重点,说明在涉及到弥赛亚耶稣时,人心是善变的。 但需要补充几个条件。 首先,我们并不完全清楚高喊“和撒那”、赞美耶稣凯旋的那群人与聚集在本丢彼拉多面前喊着“钉他十字架!”的是同一群人。 前者似乎主要是来自加利利的朝圣者和耶稣的门徒,而后者似乎主要是来自耶路撒冷的人。 其次,这两群人都是在误解的基础上表达激昂的情绪。 当耶稣骑着驴子进入耶路撒冷时,那些高呼“和散那”的人之所以兴奋,是因为民族主义对弥赛亚的错误认识。 当耶稣与本丢彼拉多一起站在耶路撒冷的众犹太人面前时,后者被他们的领袖煽动起来,错误地指控耶稣亵渎神明,他们的谴责同样是基于对弥赛亚身份的误解。 这两群人的共同纽带不是人心的善变,而是对谦卑的弥赛亚和受苦的仆人缺乏真正的认识和敬拜。

4.不要绕过妇女作为基督复活证人的角色。

复活记述中妇女的数量和身份可能很难知道,这也是我们在 《耶稣的最后日子》(The Final Days of Jesus)中提供词汇表作为指南的原因之一。 例如,其中一个令人困惑的地方是,不少于四位妇女同名马利亚:(1)抹大拉的马利亚;(2)耶稣的母亲马利亚;(3)雅各和约西/约瑟夫的母亲马利亚;以及(4)革罗罢(可能是拿撒勒人约瑟夫的兄弟)的妻子马利亚。 此外,还有约亚拿(她的丈夫苦撒是希律安提帕的家宰)和撒罗米(可能是使徒雅各和约翰的母亲)。

当你在这个复活节讲道时,不要把妇女的见证作为一个偶然的细节而忽略。 在第一世纪,妇女甚至没有资格在犹太人的法庭上作证。 约瑟夫斯(Josephus)说,即使是多个妇女的见证也是不可接受的,“因为她们的性情轻浮和大胆”。 第二世纪批评基督教的克理索(Celsus)嘲笑抹大拉的马利亚作为所谓的复活证人的想法,称她是一个“被巫术所迷惑的歇斯底里的女性”。

这一背景很重要,因为它指出了两个关键的事实。 首先,它从神学角度提醒,弥赛亚的国度将世界的体系颠覆。 在这种文化中,耶稣从根本上肯定了妇女的充分尊严和她们见证的重要价值。 第二,从护教角度,它是对复活记载历史准确性的一个强有力的提醒。 如果这些是“乖巧捏造的虚言”(彼后1:16),妇女就不会被作为复活的基督的第一批目击者出现。

5.不要专注于耶稣的苦难,以至于忽略了十字架在复活中展示的和通过复活所带来的荣耀。

某些基督教传统倾向于几乎单方面地关注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痛苦,关注他不得不忍受的不可思议的痛苦,关注他的羞辱和与上帝的分离。 这可以在电影中看到,如梅尔·吉布森(Mel Gibson)的《耶稣受难记》,罗马天主教在通往十字架的各站重演了他沿 Via Dolorosa(即悲伤之路)的受难之路,以及我们俩在我们参加的福音派教会中所听到的不少讲道中的关于受苦的信息(更不用说我们最喜欢的许多赞美诗)。 当然,《圣经》的四本福音书,特别是《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都一致认为耶稣为我们受了很多苦,因为他为我们的救赎献出了生命,使我们的罪孽得到了宽恕。

然而,复活节的故事还有另一个方面。 这在约翰的陈述中得到了最好的概括,即“耶稣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他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 ,就爱他们到底。”(13:1)。 在介绍洗脚的场景,以及整个充满激情的叙事时,约翰写道:“耶稣知道父已将万有交在他手里,且知道自己是从神出来的,又要归到神那里去,就离席站起来 ...”(13:3-4;参见14:28).

换句话说,约翰不厌其烦地表明,十字架不是一个死胡同,而是耶稣返回天父之家路上的一个驿站! 这就是为什么他在叙述耶稣受难的一开始就打下了一个胜利的基调:天父已经把所有的东西都交到了耶稣的手中,而耶稣正在回到他之前的荣耀中,他和天父一起享有这些荣耀(17:5,24)! 正如希伯来书的作者所说,耶稣“因那摆在面前的 喜乐”,才“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12:2)。 这个复活节,让我们确保在讲述耶稣受难的故事时,不要遗漏“荣耀 ”这一部分。 毫无疑问,十字架本身是荣耀的,它展示了耶稣完美的顺服、上帝对人类的爱,以及上帝之子为有罪之人提供的赎罪祭。 耶稣在地上的工作确实已经“成了”(约19:30),但他统治、治理和代祷的荣耀的工作一直持续到今天。

免费时事通讯

更多时事通讯

安德利亚斯·科斯腾伯格(Andreas Köstenberger)是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维克森林(Wake Forest)的东南浸信会神学院的新约和圣经神学高级研究教授。 贾斯汀·泰勒(Justin Taylor)是 Crossway 出版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兼出版人。 他们合著了《耶稣的最后日子:有史以来最重要人物的最重要一周》(The Final Days of Jesus: The Most Important Week of the Most Important Person Who Ever Lived)(Crossway 出版)。

翻译:刘晨晨

责任编辑:吴京宁

[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in English español 한국어 Indonesian, and 繁體中文. See all of our Chinese (Simplified) (简体中文) cover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