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以賽亞書42:1-4;馬太福音12:15-21

以賽亞跟馬太知道“耶穌是和平之君”這句話的真實意思。當馬太描述耶穌實現了以賽亞書42章1-4 節時,我們看到了shalom的圖像,這是希伯來語中平安、和平的意思。與我們對和平狹隘的理解(即“沒有戰爭”)不同的是,shalom涵蓋了一個更廣的畫面,即上帝是如何修正了這世上一切的錯誤。上帝的shalom是為混亂帶來秩序、用祂的公義代替世人不公義的平安。

以賽亞書第42章首先介紹上帝的應許之子為“我的僕人”。一些人稱呼這章為“僕人之歌”中的第一首;其他幾首則在49:1–6、50:4–9和52:13–53:12。這些歌講述了上帝的僕人(基督)施行拯救直到地極的故事(第42、49、50章),且因著僕人所經歷的苦難,拯救了上帝的子民(第52-53章)。

在42:1-4中,僕人是神所喜悅的。這個僕人為上帝帶來喜樂!上帝的靈在這個僕人身上,因此祂能為萬國帶來公義。這個和平的信息不單單只給了以色列人,而是給全世界的信息。

人們原先或許會以為這個被聖靈充滿的僕人會因自己蒙受上帝揀選的身份而自傲,然而僕人最大的特徵是謙卑。祂沒有在街上大呼小叫,而是去關心那些受傷的人。祂是個看到蘆葦被壓傷——如同人被踐踏——但不會讓它斷掉的那種人。祂是個握著一個如即將熄滅的小蠟燭的人的手,卻不會讓他們的光芒消失的人。為那些勉強能堅持活著的人帶來平安是什麼意思呢?神的僕人所追求的公義的特點是溫柔。祂看顧那些脆弱的人;祂不會讓他們跌倒。

馬太福音12章描述耶穌如何應證以賽亞的預言。乍看之下,耶穌像是為了實踐以賽亞的預言而要求祂的門徒低調 (第16節),如同以賽亞書42章中僕人的低調。但如果我們看完整章,馬太在裡面向我們展示了一些不同的東西。耶穌身為僕人,關心那些需要醫治的人。在15-21節前後段落中的重點是耶穌如何在安息日醫治(1-14節);祂如何“醫治一切有病的人”(15節),以及祂如何醫治被鬼附身的人,使他能看見及說話(第22節)。

耶穌所賜的平安在我們最軟弱的時候與我們相遇。祂將不公義轉為公義,把壞掉的地方修好。祂以慈愛及溫柔來服事人們。

Beth Stovell在恩道神學院(Ambrose Seminary)教授舊約。她與人合編《十二門徒書中的神義論和盼望》,著有即將出版的聖經註釋《小先知書卷一和卷二》。

[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in English español Português Français 简体中文 한국어 Indonesian, and русский. See all of our Chinese (Traditional) (繁體中文) coverage. ]

免費時事通訊

更多時事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