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的西方教會與權力之間存在一種讓人懷疑的關係。當權力符合我們的利益或保護我們的特權時,我們會以各種方式為邪惡辯護──無論是否認種族主義或袒護、縱容性侵犯。
當然,這並不是最近才有的新現象,也不僅僅存在於西方,但現代的新聞或社交媒體讓人們越發能揭露這些原本隱藏著的問題,在在顯示了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沒有任何教派是絕對不會犯錯的,也沒有任何神學派別或教會的管理形式能免疫於腐敗。教會過去袒護及縱容掌權者的糟糕紀錄讓教會看起來跟其他世俗機構沒什麼差別。
教會和權力之間扭曲的關係,除了損害我們在世界上的見證,也導致基督徒自身的信仰危機。近年來,年輕的基督徒尤其感到被教會背叛,因見到帶領著他們的領袖屈就於陳腐的現狀而失望和幻滅。
根據巴拿機構(Barna Group)最新的調查數據,麗茲·林金斯(Liz Lykins)寫道,「每當談及信仰,(Z世代基督徒)對耶穌和祂的教導持開放的態度,但對教會機構和教會領袖慣於粉飾門面的態度持懷疑態度,他們對真誠的關係的渴望源自於『對教會領導階層的不信任,及因他們的偽善行為感到糾結。』」
即使是像我這樣年輕一輩的教會領袖也感到疲倦和左右為難。對我們而言,「權力」感覺就像一個我們應避開的敵人,或者至少不該信任它。
但五旬節的故事是我們此等悲觀情緒的解藥。它提醒著我們,教會與權力的關係最初不是為了作惡,而是為了行善。教會是為了完成上帝的使命而接受祂所賦予的權力。在耶穌對門徒最後的應許裡,祂說:「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着能力;你們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使徒行傳1:8)
五旬節重新定義了教會對權力的看法,讓當時充滿恐懼的教會想起上帝賜給人屬靈恩賜的真正目的。根據聖靈第一次降臨時在樓上房間裡的人,以及後來受益於各種方言敬拜的人的描述,我們理解到神的目的及心意。當時聚集的人群一定是個什麼樣的人都有、極其多元豐富的群體,以致於彼得想起先知約珥的預言,並在接下來的講道中引用了這個預言:
「上帝說,在最後的日子裡,我要把我的靈澆灌在所有的人身上。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你們的少年人要看見異象,你們的老人要作夢。在那些日子裡,甚至我的僕人,包括男人和女人,我都要把我的靈澆灌給他們,他們也要說預言。」(使徒行傳2:17-18)
在五旬節那日,上帝將同樣的「能力」賜給少年人和老年人、男性和女性、富人和窮人。聖靈的澆灌並非一個單一的事件或僅僅只是感性上的經歷。五旬節徹底改變了教會對領導模式的理解。五旬節之後,初代基督徒建立了在族群及社會經濟階級上多元化的權力共享領導模式(使徒行傳6:3-5, 13:1;羅馬書16:1-12)。
當然,聖靈降臨在所有基督徒身上的事實並沒有完全消除等級制度(hierarchy),但這個事件確實打破了教會原先同質性極強的狀態。
五旬節也將神的權力賦予極多的人。但現代基督徒領袖卻常以好似「權力是種稀缺的資源」的態度在行事,擔心其他人──特別是那些和他們不一樣的人──會奪走有限的資源和機會。但上帝在五旬節大方慷慨的行爲告訴我們,基督徒領袖們其實沒什麼好擔心的。
聖靈的能力另一個令人驚嘆的層面,是祂所能在人們身上結出的果子。
五旬節那日,那些經歷到聖靈同在的人能說出「別人的方言」(使徒行傳2:4)。這些初代基督徒聽不懂自己說出來的話,在嘲笑他們的人群裡,他們顯得異於常人(2:13)。稍後,他們又繼續以其他奇特的、看似愚蠢的方式生活行事——例如變賣自己的財產,與他人共同生活(2:44-45)、跟隨聖靈進入沙漠曠野(8:26),被扔進監獄(12:4-5),甚至殉道(7:54-60)。
換句話說,聖靈使他們在世界的眼中變得更沒有權勢,而不是更有權勢。他們努力做的見證為他們帶來的是迫害和死亡的威脅,而不是政治和社會地位的提高。他們跟隨基督的榜樣——基督要求祂的門徒透過成為僕人的樣式來成為領袖,「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馬太福音20:26-28)。
「當我們以基督的心為心時」,多米尼克·杜波依斯·吉利亞德(Dominique Dubois Gilliard)寫道,「我們不再出於自私的野心或欺騙來行事,我們會避免利用我們的身份和地位來謀取私利,並為著上帝的國度和我們鄰舍的益處謙卑虛己。」
真正的權力是充滿顛覆性的,因為它是極其謙卑、抹去自我,榮耀上帝的,與世界的方式全然相反。初代基督徒在各處傳講基督——無論這種行為能否提高他們的公眾形象或會最終導致他們被關進大牢。今天的教會也應如此。神給我們資源是為了讓我們推展祂的國度,而不是我們自己的國度。如果我們能學會接受祂的願景,我們就不需要害怕或憤恨權力。相反的,我們會重新認識到,權力是讓我們能在愛中服事人的禮物。
我們當中的一些人被呼召在有世俗特權的位置上榮耀上帝,另一些人則被呼召在世人認為是相對柔弱且無足輕重的位置上傳道。但我們所有人都被呼召與聖靈同行,上帝賜下聖靈是為了讓我們的生命能為基督做見證。
黛安·朗伯格(Diane Langberg)在《首先在我們自己的生活中: 諮商師的靜思默想》中寫道:「我們很容易忘記所有的權力都是從某個更高的權力分派而來的。我們之中任何一個在領導崗位上行使權力的人,都是在行使著被授予的權力。……我們擁有的任何權力都應代表著上帝來使用,不是為了我們自己,而是為了實現上帝服事人的目的。任何在順服上帝心意之外行使的權力都不是中性或無害的,而是具有全然的破壞性的。」
在這個更在乎保護金主(捐錢者)的利益、追求Twitter追蹤人數並熱衷於參與政治活動的世界裡,五旬節仍是個先知性的事件。教會由神所賦的權力永遠都不應被用於我們自身(包括教會)的利益。我們的「特權」是,我們有能力在我們的事工禾場上放棄保羅所說的那些「暗昧可恥的方式」── 無論需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 因為我們知道那超乎一切的權力乃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林後4:2, 7)。
而教會就是為了這個見證而生的。
漢娜·金(Hannah King)是一名牧師和作家,任職於南卡羅來納州格林維爾的英國聖公會鄉村教會。
翻譯:Harry Chou / 校編:Yiting Tsai

Annual & Monthly subscriptions available.
- Print & Digital Issues of CT magazine
- Complete access to every article on ChristianityToday.com
- Unlimited access to 65+ years of CT’s online archives
- Member-only special issues
- Learn more
Read These Next
- Trending
Honor Thy Church Mothers—with WagesDespite their crucial role in congregational life, 83 percent of women’s ministry leaders remain unpaid. - From the Magazine
The Cost of Creativity: Bonhoeffer Set Aside Ethics For Art. Did He Choose Well?The theologian set aside his nearly-finished magnum opus while in prison, investing instead in creative writing. - Related
New Atheism Is Dead. What’s the New New Atheism?Far fewer British people agree with vitriolic assertions about religion. Still, disbelief in God is on the rise in both the UK and the US. - Editor's Pick
Evangelical Colleges Celebrate Best-Ever Enrollment NumbersStudents impacted by pandemic isolation seem drawn to Christian communities and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