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人认为,我们活在一场道德革命中,“液态现代主义(liquid modernism)”泛滥并溢流至后基督教文化的堡垒和主流中。其他人则认为这是一种“危言耸听者”大惊小怪的言论,他们认为我们活在快乐进步的时代里,人类最终能实现那融合全人类潜力的真正大熔炉。对信仰及社会道德间紧张关系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基督徒家长们了,他们的孩子可能短暂地(或长期地)迷失在LGBT社区及其所代表的价值里。而在教会里,若必须向其他人承认自己正在选择信仰或孩子的两难问题,且担心会失去其中一者,实在是种羞耻的感觉(因此很多人不敢说)。

对其他人而言,或许你为着教会里那些受同性吸引但依然在信仰上忠诚的会友特别有负担——他们愿离弃罪,活出贞洁的生活,却仍在教会文化和世界文化强力的拉扯里受伤。或许,你自己正是在受同性吸引的漩涡里挣扎的人。尽管你保持低调沉默,但教会里一些人充满仇恨的言论却让你更加沉默了。如果你因受到同性吸引而挣扎,但选择跟随神的方式——离弃罪,深饮于恩典之泉——那么,你是信心的英雄,一位名符其实的英雄。

在接触LGBT邻舍的议题上,无论是身为父母的、为着其他弟兄姐妹心疼的、或你个人生命的重担,圣经里都有答案:亦即,我们应每日以平常心看待,并以非比寻常的方式款待我们的邻舍。我深信,若基督徒们真实的一同活在主内的社区里,所有与同性吸引力持续争战着的人,不会被迫离开教会去寻求人所渴望的亲密关系,而是在神的家里找到真正的亲密关系。

那么,我们该如何开始这样的关系?

身为教会,安排至少有个空间(房子或公寓),有教会成员住在里面,能将人们聚集在一起来作为教会社区的核心。大家能在里面举办各种聚会,且不受限于只有受邀者才能参与。让这个地方成为大家能来用餐,同时伴随读经和祷告的地方。并且可以邀请非信徒朋友来此聆听关于恩典和救恩的故事;所有年龄层的儿童都欢迎,让非信徒和信徒同桌吃饭,分享彼此的想法。这是我所知道的最好的能向LGBT邻舍传福音的方式——以及向所有其他人传福音的方式。

我就是在一个像这样的地方,第一次见到人真实活出福音的样貌、以福音的方式爱人。

如我先前提到的,我在1999年信靠耶稣的决定,为我带来了一场巨大的身份认同危机。在我接受基督后,我与我的同性伴侣分手了,因为我知道神要求我顺服基督。但我并非心甘情愿地顺服,我是极度的不情愿。刚成为基督徒时,女性对我的吸引力并没有任何改变。归信耶稣真正改变我的部分,是我的心和我所思想的事。我的心对圣经有股渴望的火,我废寝忘食地读圣经和有关圣经的事,我是如此饥渴,似乎永远都吃得不够饱。

我在住在肯(Ken)和芙罗依(Floy)夫妇家的时候,几乎每天都得到他们的安慰和鼓励。史密斯夫妇接纳了我,但我当时仍未从同性恋的样式里转变,我仅仅是从“不信主”的状态转变。但当我每天读圣经并活在基督徒群体里,我逐渐理解一些事:与基督连结是我的身份的核心要素。我一直以来以我的性向作为我的身份认同,但与基督连结会取代这种认同。史密斯夫妇教导我“神以祂的形象造人”对我们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从他们第一次见到我时——当时我正为倡导同性恋权利而上街奋斗——他们就以“神圣的神以祂的形象所造之人”应有的尊严待我,知道我的灵魂会永恒活着。

和你的LGBT邻舍传福音的方式,正是和史密斯夫妇向我传福音的方式相同:让他们知道,只有基督的爱才是完美无暇的,我们的配偶或伴侣的爱并非如此。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是基督,祂承担我们所有的罪,承受神的忿怒,为我们而死,并从死里复活。是的,基督呼召我们成为一个新的世界的公民,呼召我们活在祂的主权、祂的保护,以及祂的律法下。

“原罪”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挣扎于受同性吸引,而这样的挣扎自他们第一次被同性吸引的那天开始。我们都知道我们天生带有原罪,且原罪印在我们最深层的渴望里。当我们在基督里成长时,我们战胜了“顺从罪去行事”的模式,但在我们进到永恒的荣耀之前,我们所有人带着罪性的欲望并不会消失。至少,我们如今是站在复活的基督里,有祂而来的义,而不是我们自己的义。这位如此爱我们,以致于为我们而死、为我们复活的神,呼召我们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从罪中悔改并跟随他。身为基督徒,我们知道十字架对基督徒而言并非咒诅

并且,基督为孤独的人找到家庭(诗篇68:6)。祂呼召我们选择住在一个新的家庭里:神的家庭。我们透过不同于他人的生活方式——不自私且无诡诈的生活——来向我们的LGBT邻舍传福音。我们彼此分享着马可福音10:28-30里那“得百倍”的应许:

彼得就对他说:“看哪,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了!”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人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母、儿女、田地,没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就是房屋、弟兄、姐妹、母亲、儿女、田地,并且要受逼迫;在来世必得永生。”

福音应许我们,我们的邻舍若为了基督的缘故离开LGBT社群及其中的生活样式,会在基督里的新家里收获百倍的祝福。但这一百倍祝福会从何而来?从天空而降吗?非也。这些祝福不仅会透过基督亲自与我们同在而来,也会从个别的基督徒家庭及地方教会里基督的肢体而来。

这意味着,虽然你会有独处的时刻,但你不会有持续性的孤独感;这意味着,你会和主里的家人一起过生日和各种节日;这意味着,你知道有人理解你,并且你和他人在主里有敬虔的亲密关系。

如果教会尚未预备好去实现这百倍的应许,那我们正在呼召我们的LGBT邻舍进入的又是什么样的生活?

根源于圣经原则的彼此招待、好客(hospitality)的文化让人们能发展真正的友谊。我们能谈论彼此的差异,即使不同意对方的想法的时候,仍愿理解彼此的观点。

免费时事通讯

更多时事通讯

当我们遇到一位自认属于LGBT社群,且以此建立身份感的邻舍时,我们应委身于倾听他们,视我们所遇见的每个人为独特的个体。我们理解每ㄧ个人在身份认同上的罪既深且坚硬。

如果我们真正相信,基督的血浓于我们肉身的血源关系,也真正相信一同领受圣餐是人类所能拥有的最亲密的关系,我们便能看见彼此的不同,并以不同的方式相待。

我们将不再视教会里的单身人士为教会的“代办事项”,是“需要为他们找男/女朋友”的人。我们会理解根基于圣经原则的婚姻所指向的是基督与教会的婚姻。我们会理解,虽然婚姻是神所设计的,但祂并未设计每个人都会有根基于圣经原则的婚姻。同时,所有基督徒都是与基督结婚、与基督联合的,且所有基督徒都只有在到了新耶路撒冷的那天才会因着基督而成为完整的人。

在我们向我们的LGBT邻舍传福音前,我们必须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在呼召他们去到哪里?如果我们只知道要把他们从“哪里”呼召出来,却没有准备好他们“要去到”的地方,那么,我们就只分享了一半的福音。

作者罗莎莉亚·巴特菲尔 (Rosaria Champagne Butterfield)(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是一位作家、知名讲员,以及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英文文学及女性研究终身教授。她的著作有《心回意转 --一位女同志不可思议的信主过程》和《福音带着一把家里钥匙:在我们的后基督教世界中实践热诚而普通的接待》(The Gospel Comes with a House Key: Practicing Radically Ordinary Hospitality in Our Post-Christian World)。

翻译:荣怿真 / 校编:Yiting Tsai

[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in English español, and 繁體中文. See all of our Chinese (Simplified) (简体中文) cover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