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Netflix熱門影集《人選之人—造浪者》播出之後在全球華人中引發熱烈迴響。戲劇問世的時間點,巧妙地與2024年台灣總統大選連結;耐人尋味的是,劇中的總統當選人,也在現實生活中成為2024年台灣總統大選的副總統被連署人,尋求連署以參選副總統。撇開爭議不談,在戲劇定位上,這部影集藉著政黨幕僚人物面臨與經歷的掙扎,不僅帶領觀眾一起思考民主在亞洲的發展過程,也探討每一個角色在面對家庭、職場、自我價值定位之間的摸索與掙扎。

當代文學評論大師薩依德(Edward Wadie Said,1935~2003)在《世界,文本,批評者》(The World, the Text and the Critic)中,思考理論在不同的時間與空間的旅行中衍生的各種變異。思想、理論,甚至信仰,隨著人的旅行,對話與文字的交流,在不同情境、時代下,不斷產生進一步的實踐與轉化。在這個過程之中,思想與理論也開始旅行,由一個人分享給另一個人,從一個文化脈絡走進另一個文化脈絡,從某個歷史時代流傳至另一個時代。

隨著十八世紀末的法國大革命,二戰後殖民地獨立運動,到冷戰後期台灣在從戒嚴轉型進入民主政體,民主浪潮在時間與空間的旅行中產生變異,形塑台灣今日的政治風貌。影集《人選之人》所呈現的,即是民主浪潮進入台灣後,從一件不合身的西服,經過三十多年處境化的修改與剪裁,與在地文化價值觀融為一體,成為獨樹一格的台式民主。

《人選之人》:在沒有統獨歷史糾結的平行時空

與多數民主國家不同之處,除了左傾與右傾,保守與自由外,台灣的政治發展始終與歷史糾結的統獨議題綁在一起。而戲劇給予人最大的自由,是可以跳脫現實的框架,去思考政治的本質與核心。《人選之人》編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經提出一個假設問句:如果台灣可以跳脫統獨問題,政治局勢與民主會有怎麼樣的可能性?如果台灣可以跨越統獨的困局,會在各種不同的議題之中如何發展?

在這個設想之下,他們在戲劇中創造了一個平行時空,一個不必因為統獨分裂的台灣社群,單純按角色的需要與際遇,探討政治光譜中的環境永續、多元性別、家庭分工、廢死等議題。也因為專注在這些議題的發揮與劇中人物故事的糾結,劇中許多理想與生活狀態的實際掙扎,也呈現出來。

劇中一個強調兩性平權、家庭價值的政黨候選人,她的幕僚卻必須為了競選過程裡高強度的工作需要,犧牲家庭共處的時間與配偶的工作權益;在一個強調環境永續發展的競選活動,卻發現活動所準備的是免洗餐具;在被學生挑戰到廢死議題時,政治人物礙於討好中間選民而不敢表態,只能以打太極的方式搪塞問題。理想的社會公義如同遙不可及的月亮,現實則是為了生存不得不妥協的卑微人生。

在某種程度上,不管立場如何,左傾或右傾,自由或保守,政治人物是否也如同《人選之人》劇情中的人物:高喊著公義的口號,卻為了生存而過著矛盾而卑微的人生?

月亮與六便士:理想的偉大與人生的卑微

英國作家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在他的小說《月亮與六便士》(The Moon and Sixpence)中,以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高更(Eugène Henri Paul Gauguin, 1848~1903)為原形展開創作:原是證券經紀人的主角史崔克蘭行至中年,決定順從內心對於藝術的追求與渴望,在夢想與現實間,選擇了拋妻棄子遠離家鄉;在物質與心靈間,選擇捨棄一切到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島與當地原住民一起生活,以獲取創作精髓中的自由靈魂;在月亮與六便士間,為了抬頭一瞥的美麗月亮,不惜將自己過往既定俗成的世界完全推翻。

也許有人說,孤注一擲地追求月亮是過度自我與自私,終日為六便士而折腰是盲目與媚俗。其實,不管是站在檯面上的政治人物,或是隱藏在辦公室裡的政治幕僚,甚至是每一個在選票的迷惘抉擇中舉棋不定的芸芸眾生,在我們真實人生裡的大半節奏,並不是成就解鎖的高光時刻,而是時不我與、有志難伸的困獸之鬥。

而民主政治,在某種程度來說,是一個充滿故事與悲喜的群體,在人生的月亮與六便士間,所尋找出來的一種調和,一份彎彎曲曲的堅持,一場有熱情有失態、有堅持有讓步的妥協,一曲被難以名之力量所操刀主導、不得不順勢起舞的華爾滋。

但是,從信仰的角度來看,上主或許並沒有要我們糾結於現實與理想之間,我們在信仰中多數的角力,是來自自身罪性的掙扎,勝不過試探的無力,活不出上主心意的挫敗,以及在尋求上主呼召過程中的迷惘與悖逆。基督徒的拔河不單存在理想與現實間,更是在上主與自我間的拉扯較勁。

在《月亮與六便士》中,還有另一條副線:兩位師出同門的醫生,在每次生命價值與呼召的尋求中,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選擇:醫術高超的亞伯拉罕選擇順從內心深處的呼召,放棄倫敦的優渥生活與大好前程,到亞歷山大港成為樸素的檢疫員;而醫術略遜的卡邁克爾,則是接替亞伯拉罕的空缺,妥妥地成為人生勝利組。

小說中敘事者如此反詰:「從事自己最想做的事情,生活在讓自己開心的狀態底下,自己過得心安理得,這樣算是把人生給搞砸了嗎?還是成為知名的外科醫師,年收上萬英鎊,取得美嬌娘,這樣就算成功了嗎?我想,這取決於你賦予人生的意義,你對社會的要求,以及你個人的要求。」高貴與粗鄙間的界線其實如此模糊,失敗與成功,本來就沒有普世的定義。

民主的旅行:法國大革命到二十一世紀台灣

薩依德在《世界,文本,批評者》之中如是說:「想法和理論,與人和批評學派一樣,是會傳送的,由人傳給別人,從一個情境傳送到另一個情境,從某個時代傳給別的時代。文化的、知識的生活通常藉想法的這種流傳得到滋養,也往往藉如此流傳而延續……這種移入新環境的動向絕不是暢行無阻的。它必然包涵與起源點不一樣的再現過程與制度化過程。」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後,左派以降低與弱化過往專制政府的限制和干擾為訴求。進入二十世紀上半葉,工業化國家經歷經濟蕭條之後,左派漸漸轉型為要求政府適度介入保護弱勢族群的社會自由主義,右傾政黨則反過來強調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和個人權利,反對過度介入的現代福利國家。

跳出《人選之人》為觀眾保留的平行時空,台灣的左右政治議題發展相當受限於統獨紛爭。隱藏在統獨框架中,面對潛在戰爭的恐懼,不安蟄伏在台灣的人心,迫使人以恐懼的角度來看世界。一個國家的政治格局,也是如此深刻地影響一個民族的靈性生活與價值判準。基督徒在這個充滿焦慮與恐懼的政治氛圍中,我們的呼召並非靠著拉攏依靠某一個政黨來實現政治理想,而是可以承擔靈性塑造的領袖角色。

免費時事通訊

更多時事通訊
在靜默中找回你的發言權

沙漠教父龐蒂古斯(Evagrius Ponticus,345~399)稱默想為「看到事物真正本質的視野」(theoria physike)。在默想之中,我得見事物真正的本質,領悟事物之間真正的連結。在一個充斥恐懼與焦慮的國度之中,成為一個基督徒,在上主面前的靜默,禱告與安息,可以使我們認清仇敵的詭計,放下自以為可以藉著體制來控制這個世界、人與事物的謊言;察覺我們與他人的偽善與包裝;認清政治不是被利用來使某一個個體或群體的權力無限上綱;深邃地理解到,人不是一張張可以被恐懼或煽情操縱拉攏的選票,每一張臉孔,都承載著上主豐盛無比的榮美。唯有這樣的覺悟,基督徒才有可能在參與政治事務的過程中,不流於媚俗與趨炎附勢,找到屬於自己的施力點與發言權。

《人選之人》中刻畫著每個政治幕僚面對生活的掙扎、失敗、無奈、和解與得勝。每一個政治人物,都猶如站在屋頂上的小提琴手,在拉出悠揚的樂章的同時,也必須在屋頂上保持平衡,不致粉身碎骨。某種程度來說,基督徒也是如此。面對2024大選,在懷抱上主同在時,也同時思考我們在政治中的困境與局限;投入我們對每一個生命最真實的關懷,卻又同時警醒面對自己內心圖謀大事的野心;誠心為登上高位的人祝福,也去陪伴不體面的失敗者經歷上主的安慰。

猶如慶典狂歡的選戰即將開始。然而,在這一場瘋狂的集體崇拜中,親愛的基督徒,願我們在上主面前的靜默與領受,成為這個世代裡,一聲曠野的呼喊,一盞點亮了的明燈。

王敏俐德國慕尼黑大學政治學碩士、台灣衛理神學研究院教牧輔導碩士生

本文为CT中文與台灣《校園》雜誌合作的文章之一。首發《校園》2023年11/12月號

[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in 简体中文. See all of our Chinese (Traditional) (繁體中文) cover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