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說,巴勒斯坦的小鎮,貝特薩烏爾(Beit Sahour)正是“伯利恆之野地裡有牧羊的人,夜間按著更次看守羊群”(路加福音二 8)事件發生的地點。這裡有兩間教會聲稱自己正位於當時天使造訪的地點。
但這只是從地理位置來看而已。今年,我發現自己對這地點實際位於哪裡比較不感興趣,我更關心的是這事是在何時生的——也就是路加稍微提到的那個“夜間”。
牧羊人在前往馬槽之前以及之後所經歷到的黑暗,對2020以來的聖誕節具有特殊的意義。
這是一段相當黑暗的日子。在已經十分嚴峻的全球局勢中,疫情使得整個世界陷入一個似乎永無止盡的暗夜。
這讓人想起當上帝使黑暗之災臨到埃及時,摩西所說的話:“這黑暗似乎摸得著”(出埃及記十 21)。而這可觸摸得到的東西,似乎再一次籠罩著全世界,夜幕低垂後,伴隨著黑暗而來的是未知、恐懼和不確定性。我們如同在多數的夜晚裡那樣,疲憊萬分。
聖誕不是該“快樂”嗎?
也許這歡欣的心情在此時出現也並非不協調;也許在這樣的條件下正該是喜樂的季節。“基督總在黑暗中將臨”,弗萊明·拉特利奇(Fleming Rutleedge)如此描述。
在我擔任牧師的多數時間裡,我感覺自己都是在深夜、在黑暗中牧養著羊群。沒有偉大的異象,也沒有精心規劃的教會增長策略。我常禱告自己能看見如伯利恆牧羊人所見到的,那照亮天際的光明。神啊!只要告訴我該做什麼,我就會去做但我的目光從來無法眺望到太遙遠的未來。
而今年所發生的一切,讓這樣眼盲的情況變得更加嚴重,彷彿從黃昏進到午夜。突然間,我連前方僅僅兩步的路都看不見了。一週復一週,我對著攝影機講道,甚至看不到羊群,更不用說看見田野的景象了。對每一個新出現的危機,我都不知如何做出回應。雖然作出重要決策和規劃未來的需求越來越緊迫,但難度也日益增加。
在舊約《約珥書》裡記載了一場悲慘的大瘟疫,對神的百姓帶來了重大浩劫,為全地帶來廣泛可怕的毀滅。在反思這些事件時,畢德生(Eugene Peterson)注意到一件事:“我有一種感覺,災難並不會在我們的生活裡注入任何新事物,它只會揭露那已經存在的道德或靈性現況,而這些卻隱藏在日常生活、自我中心、日復一日工作的表象下。”
也許我們面對的是新的病毒,但我們遇到的痛苦並不是新的。原有的黑暗,只會變得更加黯淡,使我們更難移動。
但是,靜止不動並非總是壞事。當我們不能做什麼時,我們只能耐心等待。如果我們站住不動,無論時間有多長,我們也許會意識到:若我們不耐心等待,可能會錯過什麼。
例如錯過這兩個字:“夜間”。
“牧羊的人回去了,因所聽見所看見的一切事,正如天使向他們所說的,就歸榮耀與神,讚美他”(路加福音二 20)。
在牧羊人看見所有一切發生的事之後,他們回到了從前的地方。換句話說,他們回到那個黑暗的夜晚。
這照亮整個天空,磷光閃爍,燦爛而短暫的光輝,並沒有終結他們所經歷的黑暗。黑暗仍在,遠遠地在馬槽的另一邊等著他們。
這些都是預料得到的。天使拜訪牧羊人的時候並沒有奇蹟的讓地球停止自轉,他們到來的目的並不是去停止黑夜。天上榮耀的星輝只爲了一個目的而存在:讓人們無法抗拒的去尋找耶穌。這短暫的亮光指向一條能找到大光的道路。
這讓我瞭解到自己經常憂心忡忡的原因。我一直在禱告能等來一道明光,完全驅走黑暗,使我脫離黑夜。我時常痛苦的尋找一個清楚的、有把握的啓示,能永遠終結我的困惑。我一直在等待上帝解決我的困境。
但誠實的說,這樣的心態比起積極尋求神的引導,更能讓我逃避現實,但這不是神賜給我們光的原因。神啟示的光芒照射下來是為我們指向通往耶穌的道路,耶穌就是這世界的光。
我們可以學習轉變我們的問題,從“主啊,這黑暗何時才會結束?”變成“引領我轉向基督的是什麼?”當我們這樣轉換時,我們可能會發現房裡的光遠比我們之前意識到的還多。
天使的信息首先向我們保證,我們沒有必要害怕,因爲神的救贖計畫正在進行。這計畫涵蓋一切(爲所有人帶來喜樂),沒有錯過任何部分(連耶穌是如何包裹起來的細節都有)。神對歷史的掌握和對世界局勢的終極掌權,是毫無疑問的。
基督的誕生發生在天使到達之前,在夜晚尚未點燈的時刻。雖然天使的信息充滿榮光,劃破了憂沈的黑夜,但耶穌奇蹟地將臨則如同祂的復活,在“天還黑的時候”(約翰福音20:1)。
神在我們尚未看見祂之前就已經在工作,不受任何阻礙。我們看不見,不代表祂看不見。詩篇作者說:“黑暗也不能遮蔽我,使你不見”(詩篇139:12)。深夜裡的一切的未知雖然使我們裹足不前,但神不會因這一切感到膽怯。
第一個聖誕夜在兩個黑暗的時代之間劃出一道分水嶺,分別是“馬槽之前”和“馬槽之後”的黑暗。
在第一個聖誕夜之前,神的兒子從未曾以人的樣式住在我們當中。在道成肉身之前,神未曾完全的彰顯自己。
在牧羊人坐在田野的那個年代的人們,只能略略瞥見神救贖計畫輪廓,因為有一道無法穿透的幔子。
但是,正如以賽亞所預言的那樣,有一道光照進“馬槽之前”的黑暗中的人們。基督的誕生改變了一切。突然之間,屬靈的行動以有形有體的樣式表現出來。永恆的生命不再只是抽象的願望,而是即將在一位真正活過的人的生命裡實現。
是耶穌真實的存在與牧羊人緊密的相連,而不是天使所發出來的光輝。天上的詩班在田野間散發的榮光及歌聲,若與嬰孩基督所體現的驚世真理相比,便黯淡了許多。
即使牧羊人見到如此奇景,他們也僅僅只瞥見所應許的未來一眼。他們所能預想得到的未來被侷限在對一個新生兒的想像裡。但他們不可能知道祂真的能使暴風雨平靜;他們沒有看到祂醫治病人、使死人復活,或餵飽數千人。他們對十字架一無所知,更不用說復活了。神沒有向他們顯示聖靈在五旬節的工作——萬邦萬國將被神所接納,或福音將在未來的2000多年裡不間斷的被傳播到世界各處。然而,牧羊人已從這次的相遇裡得到足夠的亮光,使他們能回到自己黑暗的夜晚中,歡喜地讚美神。
有時候,我們活得好像我們依然活在“馬槽之前”的黑暗中。我們感覺神很沉默,我們因無法自己找到一條出路而不知所措,我們自己假想出比真實存在的混沌還更大的ㄧ團混沌。但事實是,自牧羊人報佳音以來,已有無數道光芒為我們指向耶穌的存在。人類歷史不斷有著耶穌存在的證據和解釋。
我並不是要貶低或輕看任何人“靈魂的黑夜”的經驗。當你處在這黑夜裡,它會讓你很痛苦跟失去方向,甚至感到絕望。但身為基督徒,我們所處的黑暗永遠是“馬槽之後”的黑暗。我們的黑暗永遠會在基督的光的另一面。已顯明的事是無法被再次掩蓋的。
每一次我們身處靈魂的黑夜,耶穌都不會離開我們。只有那些最愛我們的人才會在我們最糟的時刻與我們同在。當愛在深沉的黑夜中出現時,你就會知道那是真正的愛。
有一天,早晨終將來臨。黑夜並非永無止盡。在等待的時間,我們有以馬內利,神正在與我們同在。這意味著我們可以一次又一次地回到黑暗中,為這道深愛我們、永不離棄我們的光而歡喜讚美上帝。
我們可以留心聽天使的呼喊:不要害怕現在或其他任何時刻所面臨的黑暗。在聖誕夜為我們而生的那位,至今仍是喜樂的好消息。
傑夫·皮博迪(Jeff Peabody)是美國華盛頓州塔科馬東北部(Northeast Tacoma)新日教會(New Day Church)的作家和全職駐堂牧師。
翻譯:榮懌真
校稿:Yiting Tsai

Subscribe to Christianity Today and get access to this article plus 65+ years of archives.
- Home delivery of CT magazine
- Complete access to articles on ChristianityToday.com
- Over 120 years of magazine archives plus full access to all of CT’s online archives
- Learn more
Read These Next
- Trending
Russell Moore: I Already Miss Tim Keller’s Wise VoiceThe late pastor theologian gave strong counsel to me and so many others in ministry. - From the Magazine
Eve’s Legacy Is Both Sin and RedemptionThe first woman tried to get free of God. But when she aligned herself with God’s purposes, she became the ‘Mother of All the Living.’ - Related
Getting Out of Bed Is an Act of WorshipEspecially when you face the mundane burdens of enduring suffering while living with mental affliction.Português简体中文繁體中文 - Editor's Pick
A Tale of Two New York City PastorsOne formed me. The other entertained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