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節快要到的時候,住在美國南加州的「華源協作」同工李晏戎姊妹都會幫忙教會準備「福音紅包」。 教會同工會設計、製作包含聖經經文的書籤,然後特意到銀行去領取一些一美元的新鈔,再把書籤和鈔票放進紅色的紙袋裡,就做成了可以用來傳福音的特殊紅包 ,在教會舉辦慶祝中國新年的活動的時候,發給慕道朋友或弟兄姊妹。 這兩年,李姊妹製作福音紅包還多了一個小幫手——教會一位青年牧師的年幼的女兒會非常興奮地來幫忙。

過年發紅包(又稱「壓歲錢」)的傳統中國習俗在全世界的散居華人社群裡都相當普遍。 在中國文化裡,紅色代表喜慶,因此紅包象徵福氣,特別是在金錢方面的好運,所以華人過春節會彼此對說「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半開玩笑地討個吉利。 就連微信軟體裡面,都有電子紅包,提供用戶親友之間互贈小額金錢的方便管道,也導致每年春節期間在許多微信群組裡會出現「搶紅包」的現象。

大多數時候,紅包都是由長輩發給(單身的)晚輩,大人發給孩子,有工作的發給還在讀書的。 至於紅包裡實際放入的金錢數目,對於不是特別親近的人,只是塞進很小的金額“意思”,只有在親近的親人之間,或者是公司藉機向員工發放獎金等等場合, 才會放進去數目較多的現鈔。

雖然在今日的中國大陸,許多年輕人對發紅包這一中國傳統文化的做法可能已經不感興趣,但對於散居世界各地的海外華人來說,在「異國他鄉」過一個有「年味」的春節 ,包括隨從吃年夜飯和發紅包等過年的傳統習俗,已經成為紓解鄉愁的一種方式。 許多海外華人教會也會在春節期間以慶祝中國新年的名義舉辦福音外展或教會內部的聯誼活動,很多時候這樣的活動都包括派發福音紅包的節目。

福音紅包這海外華人教會的「新習俗」也為基督徒提供了發揮藝術創意的機會。 有些弟兄姊妹會自己繪畫,或手寫經文及祝福的話語,有些基督徒經營的商店也推出福音紅包的創意設計。 在新加坡,一間生產基督教藝術禮品的公司(ChezHemdi)跟當地教會合作,設計出“耶穌所行的37個神蹟” 系列福音紅包;另一個機構(Commandment)則以“上帝創造的大自然” 作為紅包系列的主題,用水彩畫表現上帝「豐盛的祝福」。

華人基督徒如何看待教會在春節派發福音紅包的做法? CT訪問了數位華人牧長和同工,請他們分享了他們的看法。 有趣的是,海外華人教會跟中國國內的家庭教會在做法和看法上有比較明顯的差異。

海外華人教會積極行動

所有接受CT訪問的海外華人教會和機構的牧長和同工都說春節發福音紅包是海外華人教會很普遍的做法,而且他們大多對這種做法持肯定的態度。

李晏戎對過往教會發福音紅包的活動有很美好的回憶:「每次春節教會發紅包,大人小孩同樂,滿場跳舞,加上牧師應景的講道,是個特別喜樂的經驗。我覺得這是 一種尊重傳統的表現,讓異鄉遊子感到同鄉人的溫暖,而且教會老人都特別開心,孩子也特別喜歡。看到老中青三代歡樂的笑臉,加上牧師講道的教導與勉勵,會讓 覺得有家的感覺、有歸屬感。」

《舉目》雜誌主編談妮說,派發福音紅包「對傳福音應該有幫助,會讓人感到親切。在裡面放一枚25分的硬幣,或一元美鈔,或一枚巧克力'金幣',基本 上就是表示祝福,歡迎,友善。」

曾任美國太空總署(NASA)研發主管、遠東廣播公司中文部主任的黃雅格牧師說:「雖然紅包裡面只裝了象徵性的一元,收到的人還是高高興興的收起來,牧師 還可以說明『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象徵。再加上紅包上印的『八福』,在這種場合,已經有福音單張的意義了。」

現居澳洲布里斯班的《號角月報》澳洲版編輯南丘認為,如果基督徒可以在表達上帝的祝福的同時警惕和克服世俗文化中發紅包的「拜金俗氣」,派發福音紅包可以“與民同 樂,使福音信息更接地氣,既迎合了傳統習俗,又起到榮神益人的作用。”

在香港,紅包被稱為「利是」。住在香港的基督徒文字工作者Karen Wong提到,香港的教會未必會直接給予福音紅包,但有鼓勵信徒使用印有聖經章節或福音信息的利是封,在春節期間裝錢在裡面送贈自己的親友。

在認同教會紅包可能有助於傳福音同時,幾乎所有海外華人教會受訪者都提醒基督徒需要注意這種做法可能的弊端。

Karen Wong說:「我也聽過有非信徒朋友從親友收過這種利是,有些內裡還加上聖經金句紙條,讓他們感覺十分硬銷,不太喜歡。福音利是封的弊處之一就是別人未必會細閱金句,多半很快便把它扔掉。」

住在洛杉磯的美南浸信會牧師陳道德建議基督徒以「平常心」看待派發福音紅包的果效:「紅包和春節是華人的文化符號,基督徒在特定時間(春節)用特定物品(紅包 )表達對鄰舍的愛,是一個關係建立的機會,就像聖誕節發聖誕卡片一樣。因此我們不需要太過期待發紅包過程的福音效果,發福音紅包的主要目的是建立關係,傳遞好感。 “

談妮提醒基督徒「請人吃飯、送人紅包的時候不要期望人家感恩戴德,不要抱怨對方只是來這裡吃一頓,佔教會的便宜,因為我們本來就是以歡喜的心自願去做服事別人的 事。」

中國家庭教會謹慎對待

接受CT採訪的幾位中國大陸家庭教會的牧師和同工都說他們的教會沒有在春節派發福音紅包的活動,而且他們也沒聽過其它的中國家庭教會有。 對於這樣的做法,他們當中有些持「不反對」(願意嘗試)的態度,有些則表示「不會支持」。

這些牧長、同工都認為海外華人基督徒跟中國大陸家庭教會的基督徒對派發福音紅包的態度的不同,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不同的環境造成的文化差異。

對教會來說,對派發福音紅包的看法涉及如何處理信仰與文化的關係的更嚴肅的問題。 上海某家庭教會的韓建設(因為安全原因使用化名)牧師說:

「我們的事工都是我們的神學在某些特定處境下的應用,海外教會(我自己的感覺)或許受福音運動的影響,對於傳福音,發單張,'信息到達'會比較看重, 發紅包的文化可以幫助達成這個目標(KPI)-至少拒絕率很低,因此自然會形成這樣的一種事工模式。然而對國內的教會來說,發紅包這個文化已經沒落,在今天的 在城市文化中,從陌生人手中接受紅包,通常帶來的會是一種警惕,而不是友好和破冰。從我個人的教牧角度來看,我們有太多的方式給人傳福音,無論從 主日的講台,日常的對話,還是透過慈惠憐憫,職場的見證。因此透過一種已經式微的文化現象來拓展福音,不是一個好的選擇。而且發紅包的習俗有其民間宗教的背景, 因此我們會更謹慎(基要派基督徒通常反對壓歲錢,是因為壓歲錢緣起對鬼神的賄賂)。」

免費時事通訊

更多時事通訊

龍降恩牧師是國內某家庭教會80後牧師,目前在美攻讀神學博士。 他認為中國大陸教會牧長、同工可能會有的顧慮,是發紅包這個舉動蘊含的文化意義 ,跟基督徒的價值觀不符。 基督徒有傳福音的熱心固然是好的,但我們在傳福音的過程中

「必須留意怎麼樣處理福音、信仰與文化的關係,而不是把兩者簡單粗暴地混合起來。派發福音紅包一個可能的弊端是我們可能把上帝給人的祝福物質化。即使從中國文化來說 ,過年的美好意義主要是家人的團聚和親情的表達,而不是打麻將賭博贏錢或得到紅包。更不用說,從基督教信仰的價值觀來看,物質上的祝福並不等於福音的'福' ,上帝所賜最大的福分,是在耶穌基督裡。」

針對教會發紅包可能的弊端,龍牧師提出了一個用紅包做關懷事工的「建設性的創意」。 他建議,教會發福音紅包的時候,為了更體現「施比受更有福」的福音精神,可以用裡面真的有放錢的紅包來關懷、幫助有需要的人,例如難民和貧窮、 弱勢族群。 但不是教會直接放錢在紅包裡,教會只提供紅包的外套和裡面的福音單張或帶經文的祝福卡片,然後教會把沒有放錢的紅包發給有感動的弟兄姊妹,由弟兄姊妹按照 自己的感動放進一定數量的錢,然後拿去送給有需要的人,表達基督徒的愛心。

[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in English and 简体中文. See all of our Chinese (Traditional) (繁體中文) cover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