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父母都是基督徒,他們致力於養育出會關心他人的孩子。我的父親是一名牧師,我們從小接受在家教育,但我父母努力地開拓我們的生活圈,有意的讓我們學習與不同的社群人體建立關係。我們會去特殊教育教室做志工,暑假時則在原住民的小村莊裡度過多個星期。我從小就以為,每個家庭都會在節日時邀請各式各樣孤單、離群獨居的人來自己家裡一起過節。然而,即使從小就見到父母關心他人的榜樣,在我念聖經大學的時候,我仍試圖尋找一個神學詞彙來表達這個看似簡單明了的概念:基督徒有責任關心他們的鄰舍,尤其是最弱勢的群體。

在我20多歲時,我讀了桃樂斯·戴(Dorothy Day,天主教工人運動的發起人)所寫的《漫長的孤寂》一書,並被書中關於追求「公共利益」的概念所感染。當時我想,這正是我父母養育我的信念,也是我想傳遞給自己孩子的信念。但如今,身為一個母親,我意識到我低估了為孩子們樹立一個「將鄰舍的需求放在心裡的生活模式」所面臨的來自文化和我們自身的挑戰。

我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在這個時代,或者說在任何時代,做個「好父母」都是一項艱鉅的工作。繁忙的日程安排、科技的發展,以及想把一切都做得完美的渴望,壓倒了我們之中的許多人,讓我們乾脆進入自動駕駛狀態。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時不時退後一步,捫心自問:我們對孩子真正的期望是什麼?

根據基督教部落格、講道和Instagram貼文來看,我們(美國)文化裡有許多人希望養育出有安全感、快樂和被愛的孩子。這些都是令人欽佩和無比重要的目標,也是教會經常肯定的目標。的確,在這個我們國家虐待兒童比率及之後長期的影響已然成為危機的時代,高聲疾呼要愛護家庭被教會視為至關重要的任務,當然是有道理的。

然而,若我們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養育出安全型依戀的孩子身上,我們很快就會得到近視眼,扭曲了我們的價值觀,一昧的追求安全感和成功。正如研究表明的那樣,尤其是美國的父母,仍然視成就和成功為孩子幸福的預兆,重視孩子的成績和大學排名,而不是他們是否有同理心和社區參與。哈佛大學心理學家理查德·魏斯博德(Richard Weissbourd)發現,他所調查的國、高中生與他們的父母有著相似的價值觀:48%的人視成績為他們的首要價值觀,只有22 %的人視關心他人為最重要的事。《今日基督教》科學部編輯麗貝卡·蘭德爾(Rebecca Randall)解釋道:「研究發現,美國成年人確實希望孩子們成為一個正派、有愛心的人,尤其是在他們自身所處的社區裡,但他們對致力於促進更大範圍的社會福祉的關注要少得多。」

我猜想,如果被問及此事,大多數家長都會同意,我們都希望孩子們能夠關注外在世界、能夠關心他人並與他人有共鳴。但我們的生活樣式是否符合這一價值觀?在我自己的生活裡,我必須不斷地有意識地擺脫那拉著我不斷向上的自動電扶梯——這個電扶梯裡載滿著物質主義、同溫層、同質性和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主義。

有彈性的牆

在《歸屬感與成為》一書裡,作者馬克·斯坎德雷特(Mark Scandrette)和麗莎·斯坎德雷特(Lisa Scandrette)說,一個家庭必須在共同的願景和日常實踐之間保持平衡,才能實踐他們家庭的價值觀。這兩位作者都是敬虔的基督徒,他們認為,一個興盛的家庭的良好起點是,成為「一個有歸屬感和有空間成長的地方,在這裡每個人都感到安全、被關心和被愛,並且被支持去為著這個世界的益處發展自己的生命」。

麗莎在一個以熱情好客為榜樣的家庭中長大。她對我說:「(家的)牆壁是有彈性的,」她指的是在她家舉辦的數個查經班、有寄養的孩子加入他們家,以及他們全家一起參與的其他社區活動。如今,身為三個孩子的母親,麗莎持續著同樣的實踐。她說:「我們有機會為孩子們樹立愛的榜樣。身為一個家庭,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彼此鼓勵,將我們希望在家裡培養出的歸屬感擴展到周圍的人身上。」

斯坎德雷特一家的願景是在關心自己的家庭和愛鄰舍如同自己(馬太福音22:37-39)之間取得平衡。基督教裡有不少傳道人、願實踐道成肉身的平信徒和教會領袖都同意,最重要的事是既要向孩子們傾注愛,也要為他們樹立榜樣,讓他們知道如何關心外在世界。

基督教泡泡

林西·華萊士(Lindsy Wallace)是「內在改變」(InnerCHANGE)機構的宣教士,該機構致力於服事住在大城市裡較貧窮的居民。她注意到,基督教文化常常使我們想在一個充滿教會、基督教學校、朋友和聖經故事的保護性泡泡裡撫養孩子長大,卻因此缺乏了像耶穌那樣生活著的經驗。林西提及耶穌在《馬太福音》25:35-36裡的教導,說:「如果我們的孩子只有在書本上學到關於耶穌的知識,卻從未在窮人的眼裡看到過耶穌,也從未見過父母去監獄探望耶穌,那麼,實在很難想像他們能如何發展出對耶穌和鄰舍的愛。」

正如林西所說,教育我們的孩子要善待彼此是一回事,但思考「全家一起跟隨耶穌在世上的生活方式」意味著什麼,則又是另一回事。例如,根據耶穌的登山寶訓來審視我們的價值觀,意味著什麼?當耶穌告訴我們窮人、病人和悲傷的人才是有福的,我們是否真心相信?我們不應在世上為自己積攢財寶嗎?我們不應擔心明天,而應活在當下,心存感激,關注上帝今天是如何照顧我們的嗎?

林西與共同主持人香農·埃文斯(Shannon Evans)和凱拉·克雷格(Kayla Craig)一起主持「顛倒播客(Upside Down podcast)」,該播客內容主要在討論活出基督教顛覆性的價值觀的意義。他們經常討論如何愛鄰舍如同愛自己等實際的問題,每位主持人也經常收到關於她如何教育孩子和實踐這些價值觀的問題。這些問題似乎指向一個常見的想法:追求傳福音、公義及恩慈的生活是很好的事⋯⋯直到你有了家庭為止。

愛與恐懼

我和丈夫一直致力於養育會認真對待耶穌話語的孩子。我們不斷思考如何實踐如《彌迦書》6:8這樣的經文——以家庭為單位,行公義、好憐憫、謙卑地與神同行。在我們的生活裡,這樣的委身包括過去13年住在美國低收入難民社區及在此工作。

Article continues below

免費時事通訊

更多時事通訊

直到我女兒到達上學的年紀時,我才意識到追求「成功」和「成就」的文化價值觀在我心裡扎根有多深、多強烈。我所寶貝的那個難以駕馭、極具恩賜和高度敏感的孩子要去的學校,是一間絕大多數孩子的母語並非英語的學校,並且98%的學生有資格領取免費的學校午餐。這間學校目前在全州所有學校裡排名倒數第二。但出於上帝的恩典,我心中的恐懼——我是否在傷害我的孩子?我是否限制了她的機會?——很快的就被愛給抹去。我和女兒都深深地愛上我們的學校,因為它就是我們社區的縮影。

然而,在一個高度重視個人成就和成功的世界裡,我們的教育選擇卻被視為一種反文化的行為。有基督徒同胞告訴我,他們無法把孩子送到本地社區的學校,因為他們太愛自己的孩子了——這不僅是對我的輕視,也是對組成我們社區的所有其他家庭的輕視。我們都深愛自己的孩子,都在盡最大努力撫養他們。而我女兒呢?她接受的是一流的教育:她理解重視並接觸和她截然不同的人的重要性(更不用說她和許多同學一樣,數學和閱讀成績都遠遠超過平均標準)。

以身作則

基督徒父母可以而且應該帶頭培養超越自身文化價值觀的孩子,教導孩子們愛我們身處的整個社區。芝加哥恩典與和平社區教會(Grace and Peace Community)的牧師桑德拉·奧普斯爾(Sandra Opstal)認為,培養會關心他人的孩子首先需要父母以身作則,示範給孩子們看何謂尊重每一個人的生命,並將此作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她說:「每當我們在紅綠燈前或商店門口遇到有人向我們要錢時,我們會和他們打招呼、介紹自己和孩子,和他們握手,讓孩子們和他們擊掌,問他們今天過得如何。如果我們有錢,就會給他們一些。如果沒有,我們也會給他們一些可愛的微笑,為他們的一天增添一點歡樂。我們的孩子學會重視每一個生命,不偏袒任何人。」奧普斯爾強調了有意識地這樣做的重要性:「我們特別選擇了我們所加入的社區和教會,確保他們能接觸到各式各樣的人。當我們的長子出生時,他有來自各個種族和社會經濟背景的叔叔阿姨們。」

提高你的音量》一書的作者凱西·康(Kathy Khang)也贊同有意識地讓孩子們看到你活出你的價值觀。「我的孩子分別是22歲、18歲和16歲,我仍在學習如何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聲音,」凱西說。「但我努力以身作則,示範我所重視的價值觀給孩子們看,使孩子們步入成年後能將這些價值融入自己的生活裡:做好回收、參與投票、捐血、當志工、倡導重要議題、用腳和預算參與抗議活動⋯⋯等等。但我也必須記住,他們有自己的興趣、關注的事物和技能。」凱西分享了她的成年孩子們是如何開始教導她以新的方式實踐自己的價值觀。當我們養育孩子成為關心他人的人時,最意想不到的禮物可能是看到他們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來愛人,並在這個過程中改變了我們自身。我們所有的孩子,無論年齡大小,都能幫助做父母的的我們重新認識「愛鄰如己」的各種可能性。

有意識地做選擇

每當談到養育有愛心的孩子時,以社區為導向的基督徒經常提到的三個關鍵因素為「榜樣、有意識地用心和實踐」。回想起我的童年,我很感激父母教導我熱情好客、關注不平等現像的價值,並知道我也能為公義盡一己之力。我在自己的育兒之路上也秉持著這些價值觀,並在這個基礎上增加一些內容,包括打造和孩子共同的願景,讓我們一起為世上所有人的益處而努力。以下是我在這條路上從和我有著共同目標的朋友那裡收集到的一些想法:

在周圍的人們身上實踐。我告訴我的孩子們的一件事是,我們只有親自實踐才會越來越熟練,包括對他人展現善意和同理心。《宣教士媽媽》一書的作者海倫·李(Helen Lee)會特別注意她的孩子們在與人交往及其他時候使用的語言。海倫說:「我會監督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的用詞,並在他們越界、讓人討厭或說出不恰當的話時提醒他們。」試圖將所有這些時刻用作教育機會可能會很累,但這也是在這個時代教導孩子學習善良的一部分。

在多樣性中展現創意。有意識地讓生活環境多樣化需要付出不少努力和注意力。觀察你孩子去的餐廳、公園、學校、教會、課外活動和夏令營。是否每個人的膚色、思想和行為都和你一樣?也許你可以試著改變其中一個或多個地點。我的一個朋友艾歷克莎(Alexa)會特別開車去一個較遠的圖書館,因為那裡有很多街友。她喜歡和那些試圖交新朋友的人聊天,她知道她的小小孩也許能為那裡的老讀者帶來一些歡樂。

關注自己家庭以外的世界。教導你的孩子不只關心自己的家庭,也關心他們鄰居的。你們可以一起學習聖經裡關於我們能如何超越血緣或基因關係,彼此相屬的經文,理解「我們都是上帝的兒女」意味著什麼,以及我們對鄰居和社區的責任是什麼?(《申命記》第26章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在教會時,我朋友薛倫會確保她們家的人不會坐在一起,而是分散開來,與可能感到被冷落的朋友或點頭之交坐在一起。在節日來臨之際,想想看邀請那些可能沒有和你一樣資源的人參加你家的活動。就像人們常說的那樣,建立一張更大的餐桌,你的孩子會在生活中學習到這樣的價值觀。

錯誤的二分法

我們不需要在養育一個有安全感、健康、幸福的家庭和過著一種將鄰舍放在心上的生活方式之間做選擇。作家兼思想家漢娜·安德森(Hannah Anderson)以一種獨特的方式來看待這種錯誤的二分法。她說:「我們的孩子就是離我們最近的鄰舍,因此,我們有很大的責任去好好地愛他們。而這種愛的一部分就是教導他們關心他人,幫助他們做好在這個世界上生活的準備,同時傳承我們信仰的價值觀。」

傳統上,猶太家庭常會一起複誦「示瑪(Shema)」: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申6:4 -5)。身為基督徒,我們可以採取同樣的做法,複誦耶穌對律法和先知教導的總結: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路加福音10:27)。想像一下,如果這段話成為我們家庭的願景和價值觀,意味著什麼?

在這個不斷鼓吹自主性、安全感和貪婪的文化裡,要養育我們的孩子像耶穌那樣愛人是很困難的。在這樣的時候,教會就成了一個重要的場所,能鼓勵基督徒們明確我們所持有的價值觀,以基督的行為為榜樣,根據「愛鄰舍如同愛自己」的呼召不斷重新審視我們做的人生選擇。我們沒有終極目標,也沒有終點線,我們永遠無法拍著胸脯說我們已經做到了——但培養一種「有意識地生活著」的態度有非常多的好處。最終,透過養育會關心這個世界的孩子,我們相信他們能經歷到上帝在我們的世界裡所做的一切,並感到上帝加添他們力量,在祂的作為裡使用他們。

D. L. 梅菲爾德(D. L. Mayfield)經常為《今日基督教》撰稿,著有《同化或回家》(Assimilate or Go Home)一書。

翻譯:Yiting Tsai

[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in English and 简体中文. See all of our Chinese (Traditional) (繁體中文) cover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