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5月14日,台湾媒体报导歌手余天和李亚萍夫妇在女儿因癌症去世后首次公开露面录制综艺电视节目,李亚萍诉说对女儿的思念与爱,说她相信女儿已经“去天国”,“变成天使走了”。
“好人死后会变成天使,或成为比人类更高等的存在形式”是一种信念,而在台湾,抱持这种信念的人很多。我自己听过小孩子说去世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变成天使,网路上也有不少讨论“人死后是否会变成天使”的文章。每年清明扫墓,更常看到一些人,包括基督徒,站在墓碑前,低头默祷向已故亲人诉说生活大事,期求亡者能护佑遗族。甚至也可以在基督教追思礼拜中,听到牧者教导或暗示这种观念。
但是问题是“好基督徒死后会变成天使”符合圣经和基督教正统信仰吗?
流行文化与儒释道的影响
对于台湾人而言,基督教是外来宗教。根据台湾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2019年公布的调查结果,在台湾人口中只有5.5%是基督徒,多数民众信奉传统民俗宗教(49.3%),佛教(14%),道教(12.4%),或没有宗教(13.2%)。多数台湾人对基督教的理解,还是从欧美电影、戏剧、小说、绘本等娱乐文化来认识。许多人——无论是基督徒或是非基督徒,皆相信好人死后会进天堂,成为天使,因为那是他们从(后基督教时代的)欧美影视、流行文化中得来的印象。
除了欧美流行文化以外,很多人相信“虔诚的宗教信徒死后会成为天使”也是因为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华人的佛、道、儒与传统民俗宗教皆相信,“虔诚”的信徒死后成为比人类更高的存在。所以华人的宗教逻辑会合理推论“虔诚”的基督徒死后会成为天使。
华人的儒教参天地、赞化育,修养内在的心体、性体,从普通人向上,达到君子、贤人、至终为永恒的圣人,教化万世。佛教宇宙观为六道轮回,透过灵修往上层层爬升,从人到阿修罗、天人,至终跳出轮回,进入不生不灭的涅槃成佛,普渡众生。道教透过练炁追求长生,至终得道而飞升成仙,恩泽众人。传统民俗宗教更是相信“好”人死后成为神灵,保佑后辈子孙。在这类人类向上爬升、死后成圣、成佛、成仙的宗教系统观念的引导下,华人基督徒很容易随从“好人死后成为天使”的迷信。
不符合圣经的观念
然而,在圣经里面,从来没有“好人成为天使”的教义。按照圣经,人就是人,天使就是天使,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受造。
创世记1:1 “起初,神创造天地。”本节“天地”的希伯来文是“那诸天(הַשָּׁמַיִם)和这地(הָאָרֶץ)”。上帝创造了两个世界,一个是人肉眼不可见的超自然世界(俗称属灵世界),即“诸天”(英文是复数的“heavens”,无论是NIV还是NRS、YLT,很多英文版本都是翻译成“heavens”,更接近希伯来文原文的意思);另一个是人肉眼可见、人所处的世界—“这地”。
诗篇115:16 把这种“天地有别”的观念述说得更清楚:“天,是耶和华的天;地,他却给了世人。”(The heavens are the LORD's heavens, but the earth he has given to the children of man.) 诸天的概念也可见哥林多后书 12:2,保罗曾提及自己被提到第三层天上,指的就是那个人肉眼不可见的“那诸天”——超自然世界。
而“这地”创造的最高潮是人类。人类是照着上帝的形像(צֶלֶם)与样式所造!צֶלֶם这字也用来指君王塑像的建立。人类是上帝设立在“这地”最尊贵荣耀的受造,人类是上帝在受造世界的代表。人类六日工作,反映上帝创造天地,受造万物从人类的工作,看见上帝智慧与大能的持续。人类工作本身就是荣耀上帝的行为,人类代表上帝管理“这地”。而六日工作之后,得一日安息,无论何工都不可做。在那日,人类全心全意来纪念上帝、敬畏上帝,知道世界的运转是靠耶和华,而非人类。也在那日,人类回顾手所做的工,为自己过去六日的成就,充满上帝的智慧、创意、巧思,而感谢赞美归荣耀给造物上帝。
在另一些圣经经文中则有人类与天使的比较。诗篇8:4-8,诗人观看上帝所造的天,与陈设的月亮星宿,便说:“人算甚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甚么,你竟眷顾他?你叫他比天使(אֱלֹהִים)微小一点,并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使万物,就是一切的牛羊、田野的兽、空中的鸟、海里的鱼,凡经行海道的,都服在他的脚下。”
从这段经文来看,人类似乎是比天使低一等级的受造。然而,越来越多的圣经学者认为这里原本的翻译不好(אֱלֹהִים译作天使,但אֱלֹהִים在圣经中大多翻译为“上帝”,天使有其他的字מַלְאָךְ。),较新的中文圣经纷纷将之修订:《和合本修订版RCUV》译为“然而你使他比上帝微小一点,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现代中文译本修订版TCV》译为“然而,你造他仅低于你自己;你用光荣尊贵作他的华冠。”
因为诗篇8:4-8呼应着创世记第一章。诗人称颂著上帝的创造,也赞美上帝派人类代表祂,管理上帝手所造的一切万物,人类怎么有这种殊荣?从新的翻译来看,人类不是比天使低一等级的受造。
简单地说,上帝创造了两个世界,天使、基路伯、活物是诸天世界的受造,而穹苍、诸水、陆地、日月光体、动植物与人类是在这地世界的受造。人与天使是完全不同的受造。当这地过去,新天新地来临,人也不变成天使,信耶稣的都早已跟着耶稣成为新造的人。人就是人,天使就是天使。
对灵修观的影响
在圣经里面,人的地位可能还比天使重要。因为天使并没有照着上帝的形像与样式所造,另外天使堕落,圣子上帝耶稣也没有为他们道成肉身、死在十架上拯救。而这个观念会影响着华人基督徒对灵修的看法。
儒教的灵修目标是成圣,佛教的灵修目标是成佛,道教的灵修目标是成仙,传统民俗宗教的灵修目标是成为神灵。在成圣、成佛、成仙、成神灵的宗教观念影响下,不少基督徒会以为基督信仰的灵修目标是从人往上层层爬升,到天使,至终成为神。台湾的世界宗教博物馆对灵修的定义见下,而华人基督徒对灵修的理解亦与此不远:
灵修是一种宗教的修行,涉及严肃的思维或沈思;此词源自于拉丁文,意谓著深奥且专注的思考……灵修的实践可定义为在知觉上探索的一种生命新道。经历了初阶的净化与统和,修行者让自我空灵超脱以求转化新生,终至能将此觉醒整存于日常生活之中……
然而,无论是旧约圣经、新约圣经,都完全没有“灵修”这词。从世界宗教博物馆对灵修的定义,里头写的“此词源自于拉丁文”,可以得知“灵修”是后期才有的观念,因为圣经是由更早的希伯来文、希腊文所写。
大多基督徒对“灵修”的理解,不外乎是读经、唱诗、祷告。但有些带着成圣、成佛、成仙、成神灵的观念来实行灵修,就会引进世界诸宗教的灵修方法。圣经从来没有这种“人成为更高一级的受造”地位爬升的灵修概念,甚至圣经多处强调人类受造本身就是充满上帝的荣耀。读经、唱诗、祷告,都是为了更认识圣父、圣子、圣灵,了解上帝在我们身上的恩典何其浩大,在生活中所行、所做反应祂,将一切归荣耀给祂。
若真的要说基督教的灵修目标是什么?应该是圣灵所结的果子: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加拉太书5:22-23)追求现在的自己比过去的自己更懂得甚么是爱,爱上帝、爱邻舍,因为耶稣为此而来。圣灵保惠师帮助信耶稣的,个人生命品质渐次成长、脱去罪恶,反映上帝公义和慈爱的属性,因我们本就照其形象和样式所造。
我们不需羡慕成佛、成圣、成仙,要知道别的受造,甚至是天使,都不是照着上帝的形象和样式所造。因此,基督徒都可称颂上帝创造我们是个人!不用认定天使是比我们更高一级的存在。我们只比上帝微小一点。祂赐我们荣耀尊贵为冠冕,派我们管理祂手所造的。主耶稣爱我们,为拯救我们,不是为了拯救天使,而死在十架上。
陈凤翔,神学院圣经老师、信望爱圣经网站主编。台湾神学院新约神学硕士、信义神学院道学硕士,台湾神学院旧约博士进修中。

Subscribe to Christianity Today and get access to this article plus 65+ years of archives.
- Home delivery of CT magazine
- Complete access to articles on ChristianityToday.com
- Over 120 years of magazine archives plus full access to all of CT’s online archives
- Learn more
Read These Next
- Trending
Christian and Missionary Alliance Will Ordain WomenMinisters may now use the title “pastor” regardless of gender. - From the Magazine
Our Worship Is Turning Praise into Secular ProfitWith corporate consolidation in worship music, more entities are invested in the songs sung on Sunday mornings. How will their financial incentives shape the church?español - Related
Don’t Pretend the Ugandan Homosexuality Law Is ChristianNot everything that’s a sin is a crime—let alone one punishable by death.简体中文繁體中文 - Editor's Pick
Died: Pat Robertson, Broadcast Pioneer Who Brought Christian TV to the MainstreamWith CBN, “The 700 Club,” Regent, the Christian Coalition, and a run for president, he changed evangelicals’ place in public life.Indones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