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2021 年退休之前,我经常到美国和亚洲各地的教会讲道。华人教会的布道活动经常在中秋节期间举行。虽然我非常喜欢跟身处世界各地的基督里的弟兄姊妹团契,但如果是中秋节期间我还在外地,我还是会想念我的家人,尤其是当我凝望天空中美丽的圆月的时候。
我对月亮的迷恋始于少年时代。那时我在台湾。 14 岁的时候我从邻居家的黑白电视上看到尼尔·阿姆斯壮(Neil Armstrong)登上月球的镜头。在那个令人激动的时刻,我内心萌生了一个梦想,就是长大后我要到NASA(美国国家航空及太空总署)工作,尽管这在当时看来是不可能的。
1987 年,上帝帮助我实现了在 NASA 工作的梦想,我最终成为NASA的研发实验室主任。长期以来,我一直认为人类对月球的探索不仅是一项科学努力,也是上帝以非凡的方式将我们的梦想和祂为我们制定的计划编织成一幅超乎我们想像的美丽的挂毯。
举头望明月
中国人的中秋节是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庆祝(今年阳历是在9月29日)。十五的月亮明亮而圆润,象征家庭团聚和完整。这个传统的中国节日与嫦娥的神话故事关系密切。李商隐曾写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许多中国基督徒视此节日为传统中华文化,与拜月无关。家庭团聚和彼此珍惜的主题与美国和加拿大的感恩节庆祝活动相呼应。
中秋节在西方就直接称为“月亮节”(Moon Festival)了。宋朝大文豪苏轼的词《水调歌头·中秋》里有此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在《把酒问月》的诗句中还吟唱:“白兔捣药秋复春,姮娥孤栖与谁邻。 ”原来嫦娥在月亮上相当孤独,唯有捣药的玉兔陪伴着。逢中秋时若能家人团圆,吃月饼、赏明月、向孩子们讲述 “嫦娥奔月和玉兔”的传奇故事,的确是很开心的事。
当然“嫦娥奔月”是神话传说,而五十多年前人类才真地第一次登陆月球。美国的阿波罗计划11号,于世界标准时间1969年7月20日20时17分,宇航员阿姆斯壮(Amstrong)与奥尔德林(Aldrin)驾驶登月艇降落在月球的宁静海,而7月21日清晨2时56分阿姆斯壮出登月舱踏上月球表面,说出名言:“个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20分钟后奥尔德林也踏上月球。而另一位宇航员柯林斯负责非常重要的任务,驾驶着指挥舱继续绕月飞行,准备着登月艇任务完成后,重新发动登月舱上半部的推进火箭,与指挥舱连接后的的回程。
太空人的信仰
而阿姆斯壮和奥尔德林则在登月舱里作“出舱漫步”前的准备工作,登月艇驾驶奥尔德林是位韦伯斯特市长老会的长老,特别预先向牧师索取和准备好一份圣餐的饼和杯,领受了第一次在月球上纪念耶稣基督的圣餐,并且读了他自己手抄的两段圣经:“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做什么。”(约15:5)和“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 (诗8:4)(呼应前一节:“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并你所陈设的月亮星宿,便说……”(诗8:3))。
其实在前一年,阿波罗计划8号是人类第一次进入月球轨道绕月飞行的任务。那时正好是1968年12月24日平安夜,宇航员从月球轨道上对地球做了一次史无前例的电视实况传播。博尔曼、洛威尔、和安德斯三位轮流朗诵创世纪1:1-10节,最后他们说:“晚安,祝您好运,圣诞快乐,愿上帝保佑你们,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 ”这次传播创造了当时全世界收视人口最高的记录。
其实当年美国太空计划中的宇航员、科学家们,许多都是虔诚的基督徒。因他们的工作会让他们常经历到宇宙的浩瀚,并体会到造物者的伟大。阿波罗15号是第四次载人登月任务,也是首次使用月球车进行更广泛的月球表面探索。阿波罗15号的登月舱驾驶,宇航员詹姆斯. 艾尔文(James Irwin,第八位在月球行走的人)在月球上执行任务时,有些心神不宁,从地球监测他的生命信号的飞行医官观察到了他的当时心律不整的症状。艾尔文强烈感受到上帝的存在。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感受到以前从未感受过的“上帝的力量”。他返回地球一年之后,从上校军阶退休,成立了“飞越高处基金会”(High Flight Foundation)的福音事工,到世界各地传扬福音。还有阿波罗16号,第十位登陆月球的太空人查尔斯.杜克(Charles Duke)从登月任务回来之后,在美国空军预备部队继续服务,并晋升到准将。在2021年2月8日他在基督教事工教会(Christian Ministries Church)纪念阿波罗16号登月50周年的特别福音聚会中传福音,呼召慕道者归回真神。
在阿波罗计划中,甚至有一位非常杰出的华人科学家,被称为“太空衣织料之父”的唐鑫源博士。他所发明的“贝他织料”非常柔软,但完全不会燃烧,解决了阿波罗太空衣本来会燃着的难题——正是这一问题引致阿波罗第一号失火,三位宇航员殉难的惨剧。唐博士后来被晋升为NASA休斯顿太空中心的总工程师,后在任内退休。他也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还是笔者以前服事教会的长年会友。我曾在他的追思礼拜中还任司会,见证了当时NASA特别派专机搭载一面国旗,飞过太空中心上空,然后派专员将这面国旗覆棺以表彰他的特别贡献的殊荣。唐博士谦谦君子,非常随和。他在OK杂志访问他时表示:“神是又真又活的神。祂不仅赐给了我们生命气息,还成为我们随时的帮助… 我感谢赞美神,若不是耶和华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劳力。也正因为神特别恩典与带领,我才能有今天这一点地小成就,愿一切荣耀都归给神。”
在第一位踏上月球的人阿姆斯壮过世时,他的阿波罗11号太空人同僚奥尔德林和柯林斯都参与了在美国国家大教堂的追思礼拜。指挥舱驾驶员代表了许多家属和好友们以这一段话为结束祷告:
“愿上帝赐福予我们——我们头上的月亮,我们脚下的地球,,我们身边的朋友;您的形象深深在我们里面!宇宙的造物主:祢的治理广达整个浩瀚的太空。求祢引导护卫那些寻求和探索其奥秘的人。我们特別感谢您祢的仆人尼尔·阿姆斯特朗,他带着勇气和谦卑第一次踏上了月球。求你让我们以他为榜样,求祢饶恕我们的傲慢,拯救我们,让我们不忘记我们自己的成就,但都以祢为根基,是因圣灵的恩典保护我们,我们才能完成超越地球的旅行,让我们或许可以永远荣耀祢创造的奇迹。奉耶稣基督的名,祢的道,所有生命都由祂造,与祢和圣灵同在,你是唯一永永远远活着和统治的真神,阿门!”
望月思和平
中国从2004年开始也成立了“嫦娥”探月工程。从2007年发射环绕月球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开始,到2019年1月3日,中国的无人探月计划“嫦娥4号”软着陆首次到月球的背面,并送出自动探月车“玉兔”进行探测。据说这次曾经知会美国太空总署,让美国拥有的已经在月球轨道运行10年“月球勘测轨道飞船”从上空为嫦娥和玉兔侦测照相,并确定位置。这次中美在太空研究罕见的合作,可算是“阿波罗遇见了嫦娥”吧!
在浩瀚的宇宙中,星星闪烁,月光柔和地召唤着太空探索的旅程。勇敢的阿波罗宇航员当中有许多人,因着他们深深扎根的基督教信仰,在月球表面留下了持久的遗产。
在1969年人类第一次登陆月球老鹰号的脚架上带了一块铭牌,上面有简单的两行字:“在此来自地球的人类于主AD1969年7月首次踏上月球。我们为全人类带着和平而来。”下面有尼克松总统和三位太空人的签名。在当时世界两边冷战时期,也是希望对太空领域能保持和平的一个愿望吧!
其实在圣经中真正的和平的榜样在于耶稣基督,他愿意舍己上十字架,使人与神之间和好,因而让人与人之间能彼此和好:“因他自己是我们的和平,将两下合而为一,拆毁了中间仇视隔断的墙……”(弗2:14-15)盼望在当前世界局势紧张之际,阿波罗计划和平的盼望,与当年阿波罗计划中许多基督徒的信仰能带来一些反思与启示;希望人类的太空之旅,充满温馨和基督永恒的和平;愿未来的每一次探索,无论是在我们的家园地球上还是在繁星之间,都沐浴在耶稣基督的温柔、爱与和平中。
黄雅格牧师曾任美国太空总署(NASA)研发主管、远东广播公司中文部主任、明湖中国教会牧师,退休后担任六所神学院客座教授、博导。

Annual & Monthly subscriptions available.
- Print & Digital Issues of CT magazine
- Complete access to every article on ChristianityToday.com
- Unlimited access to 65+ years of CT’s online archives
- Member-only special issues
- Learn more
Read These Next
- Trending
American Christians Should Stand with Israel under AttackWhile we pray for peace, we need moral clarity about this war. - From the Magazine
The Unusual Epistle that Helps Me Counsel on SexualityJude has strong words for immorality in the church. Yet he advocates for mercy for those who doubt. - Editor's Pick
God Thwarted the Tower of Babel. But Its Spirit Lives On.From the builders of Genesis 11 to the architects of the modern world, we've forgotten who makes our name gr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