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2021 年退休之前,我經常到美國和亞洲各地的教會講道。華人教會的佈道活動經常在中秋節期間舉行。雖然我非常喜歡跟身處世界各地的基督裡的弟兄姊妹團契,但如果是中秋節期間我還在外地,我還是會想念我的家人,尤其是當我凝望天空中美麗的圓月的時候。
我對月亮的迷戀始於少年時代。那時我在台灣。14歲的時候我從鄰居家的黑白電視上看到尼爾·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登上月球的鏡頭。在那個令人激動的時刻,我內心萌生了一個夢想,就是長大後我要到NASA(美國國家航空及太空總署)工作,儘管這在當時看來是不可能的。
1987 年,上帝幫助我實現了在NASA工作的夢想,我最終成為NASA的研發實驗室主任。長期以來,我一直認為人類對月球的探索不僅是一項科學努力,也是上帝以非凡的方式將我們的夢想和祂為我們制定的計劃編織成一幅超乎我們想像的美麗的掛毯。
舉頭望明月
中國人的中秋節是在農曆八月十五日慶祝(今年陽曆是在9月29日)。十五的月亮明亮而圓潤,象徵家庭團聚和完整。這個傳統的中國節日與嫦娥的神話故事關係密切。李商隱曾寫道:「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許多中國基督徒視此節日為傳統中華文化,與拜月無關。家庭團聚和彼此珍惜的主題與美國和加拿大的感恩節慶祝活動相呼應。
中秋節在西方就直接稱爲「月亮節」(Moon Festival)了。宋朝大文豪蘇軾的詞「水調歌頭·中秋」裡有此名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唐代的大詩人李白在「把酒問月」的詩句中還吟唱:「白兔擣藥秋復春,姮娥孤棲與誰鄰。」原來嫦娥在月亮上相當孤獨,唯有搗藥的玉兔陪伴著。逢中秋時若能家人團圓,吃月餅、賞明月、向孩子們講述 「嫦娥奔月和玉兔」的傳奇故事,的確是很開心的事。
當然「嫦娥奔月」是神話傳説,而五十多年前人類才真地第一次登陸月球。美國的阿波羅計劃11號,於世界標準時間1969年7月20日20時17分,太空人阿姆斯壯(Amstrong)與奧爾德林(Aldrin)駕駛登月艇降落在月球的寧靜海,而7月21日清晨2時56分阿姆斯壯出登月艙踏上月球表面,説出名言:「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20分鐘後奧爾德林也踏上月球。而另一位太空人柯林斯負責非常重要的任務,駕駛著指揮艙繼續繞月飛行,準備著登月艇任務完成后,重新發動登月艙上半部的推進火箭,與指揮艙連接后的的回程。
太空人的信仰
而阿姆斯壯和奧爾德林則在登月艙裡作「出艙漫步」前的準備工作,登月艇駕駛奧爾德林是位韋伯斯特市長老會的長老,特別預先向牧師索取和準備好一份聖餐的餅和杯,領受了第一次在月球上紀念耶穌基督的聖餐,並且讀了他自己手抄的兩段聖經:「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甚麼。」(約15:5)和 「人算甚麼,祢竟顧念他?世人算甚麼,祢竟眷顧他?」(詩8:4)(呼應前一節:「我觀看祢指頭所造的天,並祢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說⋯⋯」(詩8:3))。
其實在前一年,阿波羅計劃8號是人類第一次進入月球軌道繞月飛行的任務。那時正好是1968年12月24日平安夜,太空人從月球軌道上對地球做了一次史無前例的電視實況傳播。博爾曼、洛威爾、和安德斯三位輪流朗誦創世紀1:1-10節,最後他們說:「晚安,祝您好運,聖誕快樂,願上帝保佑你們,在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這次傳播創造了當時全世界收視人口最高的記錄。
其實當年美國太空計劃中的太空人、科學家們,許多都是虔誠的基督徒。因他們的工作會讓他們常經歷到宇宙的浩瀚,並體會到造物者的偉大。阿波羅15號是第四次載人登月任務,也是首次使用月球車進行更廣泛的月球表面探索。阿波羅15號的登月艙駕駛,太空人詹姆斯. 艾爾文(James Irwin,第八位在月球行走的人)在月球上執行任務時,有些心神不寧,從地球監測他的生命信號的飛行醫官觀察到了他的當時心律不整的症狀。艾爾文強烈感受到上帝的存在。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感受到以前從未感受過的「上帝的力量」。他返回地球一年之後,從上校軍階退休,成立了「飛越高處基金會」(High Flight Foundation)的福音事工,到世界各地傳揚福音。還有阿波羅16號,第十位登陸月球的太空人查爾斯.杜克(Charles Duke)從登月任務回來之後,在美國空軍預備部隊繼續服務,並晉升到準將。在2021年2月8日他在基督教事工教會(Christian Ministries Church)紀念阿波羅16號登月50周年的特別福音聚會中傳福音,呼召慕道者歸回真神。
在阿波羅計劃中,甚至有一位非常傑出的華人科學家,被稱為「太空衣織料之父」的唐鑫源博士。他所發明的「貝他織料」非常柔軟,但完全不會燃燒,解決了阿波羅太空衣本來會燃著的難題——正是這一問題引致阿波羅第一號失火,三位宇航員殉難的慘劇。唐博士後來被晉升為NASA休斯頓太空中心的總工程師,後在任内退休。他也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還是筆者以前服事教會的長年會友。我曾在他的追思禮拜中還任司會,見證了當時NASA特別派專機搭載一面國旗,飛過太空中心上空,然後派專員將這面國旗覆棺以表彰他的特別貢獻的殊榮。唐博士謙謙君子,非常隨和。他在OK雜志訪問他時表示:「神是又真又活的神。祂不僅賜給了我們生命氣息,還成為我們隨時的幫助… 我感謝讚美神,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也正因為神特別恩典與帶領,我才能有今天這一點地小成就,願一切榮耀都歸給神。」
在第一位踏上月球的人阿姆斯壯過世時,他的阿波羅11號太空人同僚奧爾德林和柯林斯都參與了在美國國家大教堂的追思禮拜。指揮艙駕駛員代表了許多家屬和好友們以這一段話為結束禱告:
「願上帝賜福給我們——我們頭上的月亮,我們腳下的地球,,我們身邊的朋友;您的形象深深在我們裡面!宇宙的造物主:祢的治理廣達整個浩瀚的太空。求祢引導護衛那些尋求和探索其奧秘的人。我們特别感謝祢的僕人尼爾·阿姆斯特朗,他帶著勇氣和謙卑第一次踏上了月球。求祢讓我們以他為榜樣,饒恕我們的傲慢,拯救我們,讓我們不忘記我們自己的成就,但都以祢為根基,是因聖靈的恩典保護我們,才能完成超越地球的旅行,讓我們或許可以永遠榮耀祢創造的奇蹟。奉耶穌基督的名,祢的道,所有生命都由祂所造,與祢和聖靈同在,祢是唯一永永遠遠活著和統治的真神,阿們!」
望月思和平
中國從2004年開始也成立了「嫦娥」探月工程。從2007年發射環繞月球的探月衛星嫦娥一號開始,到2019年1月3日,中國的無人探月計劃「嫦娥4號」軟著陸首次到月球的背面,並送出自動探月車「玉兔」 進行探測。據説這次曾經知會美國太空總署,讓美國擁有的已經在月球軌道運行10年「月球勘测轨道飛船」從上空為嫦娥和玉兔偵測照相,並確定位置。這次中美在太空研究罕見的合作,可算是「阿波羅遇見了嫦娥」吧!
在浩瀚的宇宙中,星星閃爍,月光柔和地召喚著太空探索的旅程。勇敢的阿波羅太空人當中有許多人,因著他們深深紮根的基督教信仰,在月球表面留下了持久的遺產。
在1969年人類第一次登陸月球老鷹號的脚架上帶了一塊銘牌,上面有簡單的兩行字:「在此來自地球的人類於主AD1969年7月首次踏上月球。 我們為全人類帶著和平而來。」下面有尼克松總統和三位太空人的簽名。在當時世界兩邊冷戰時期,也是希望對太空領域能保持和平的一個願望吧!
其實在聖經中真正的和平的榜樣在于耶穌基督,祂願意捨己上十字架,使人與神之間和好,因而讓人與人之間能彼此和好:「因祂自己是我們的和平,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仇視隔斷的牆……」(弗2:14-15)盼望在當前世界局勢緊張之際,阿波羅計劃和平的盼望,與當年阿波羅計劃中許多基督徒的信仰能帶來一些反思與啓示;希望人類的太空之旅,充滿溫馨和基督永恆的和平;願未來的每一次探索,無論是在我們的家園地球上還是在繁星之間,都沐浴在耶穌基督的溫柔、愛與和平裡。
黃雅格牧師曾任美國太空總署(NASA)研發主管、遠東廣播公司中文部主任、明湖中國教會牧師,退休後擔任六所神學院客座教授、博導。

Annual & Monthly subscriptions available.
- Print & Digital Issues of CT magazine
- Complete access to every article on ChristianityToday.com
- Unlimited access to 65+ years of CT’s online archives
- Member-only special issues
- Learn more
Read These Next
- Trending
American Christians Should Stand with Israel under AttackWhile we pray for peace, we need moral clarity about this war. - From the Magazine
I Studied Christianity with the Hope of Debunking ItA decade later, I became a Christian. - Editor's Pick
God Thwarted the Tower of Babel. But Its Spirit Lives On.From the builders of Genesis 11 to the architects of the modern world, we've forgotten who makes our name great.